頭重溪三元宮
| ||
道光五年(1825年)先賢古象賢等發起捐資,在頭重溪興建廟宇一座,奉祀三官大帝,定名三元宮,坐北向南。至道光十八年竣工,而後地方漸次發展,人口日益增多,頗感廟址狹小。爰由先賢莊阿立、林漢安、楊星亭等發起募資,由施主劉阿圳、李阿和、許墩禮、黃崇湘、黃崇湧、黃崇浤等贈地興建本宮,坐東朝西。民國十五年動工,至民國十七年落成,除主神三官大帝外,兼祀觀音菩薩、文昌帝君、天上聖母、關聖帝君、神農大帝,開漳聖王、義民爺、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。 民國廿五年十月廿日慶成圓醮三天。民國三十三年,日人強迫廢止神祇。民國卅四年秋,台灣光復,善男信士當即恭請眾神登龕,恢復奉祀。民國五十七年春,地方人士鑒於本宮受風雨侵襲,白蟻蛀蝕,若不重修勢將傾頹。乃由八里善男信女召開大會,推選熱心公益之士紳,成立修建委員會,發動募捐,集資新台幣壹佰肆拾陸萬伍仟陸佰餘元,由主任委員許光南先生策劃設計採中西合璧、紅磚碧瓦,鋼筋水泥之新穎建築。計自民國五十七年農曆三月興工,至民國六十一年農曆九月落成,閱時四年又半,除大門略存舊貌外,其餘一律翻新。為祝大功告成,擇吉於六十一年農曆十月十五日起,同月十九日止,舉行慶成福醮五天,共祀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。前人修廟,後人納福。 | ||
|
最後更新日期:106-06-21
瀏覽人次:15351 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