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導覽影片-集義祠(華語版)

  • 發布單位:人文課
  • 資料提供單位:桃園市楊梅區公所

集義祠(華語版)


集義祠,地方俗稱「萬善爺廟」,廟名最早為「萬善祠」,後於明治34年(1901年)登記為伯公岡集義祠。集義祠由地方人士徐景雲、曾茂麟、劉兆榮等人發起,始建於清光緒17年(1891年),至今約有130年歷史。早期為土造建築,歷經多次修繕,如今改建為富麗堂皇的廟觀,門口擁有高大雄偉的門樓,並以圍牆區隔廟地,擁有客家人皇帝之稱的徐景雲大德來到富岡後發現很多無名屍骨,就捐地作為枯骨集中掩埋所用,稱為「義塚」,後來清光緒17年(1891年)建廟,感懷先人來臺開墾的辛勞,主祀萬善爺。

集義祠早期僅是由地方人士將地方上四散、無人奉祀的無名枯骨集中堆放,並加以祭祀,以消除災厄,祈求合境平安。現今廟中有一個大神主牌,上刻「集義祠列列神位」,繼而主祀萬善爺,並迎請新竹城隍廟之城隍爺、新竹坊寮褒忠亭的義民爺神位奉祀,陪祀福德正神。富岡地區中元祭典的活動高潮為「賽神豬」及「羊角競長」,「賽神豬」每隻神豬均達千斤以上,皆以華麗的棚架裝飾,所有得獎的牌匾懸掛兩側,羅列於廟埕之前,而賽神豬最熱鬧的時期,在整條中正路上幾乎都架有豬公;而「羊角競長」的老山羊則眼戴墨鏡、口啣煙斗,如同老紳士的打扮。如今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,同時也會有「創意環保神豬」、「創意環保神羊」等不同方式來表達敬謝之意。